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节 (第5/6页)
宋妮儿一家便没有去种田,反而一家人在通州地区生活了起来。哥哥宋纯今年十四岁了现在是一名建筑工,通州地区工地众多,也不差活计。 由于宋纯跟着大师傅学了点手艺,现在也算出师了,能在工地上挣八十文一天。 而宋妮儿和母亲宋刘氏在通州城外卖碎布外加帮人加工成衣,生意还不错。这通州拥有大量的工人,有时还面临通宵达旦的活计。 哪里有时间自己去买布制衣,于是这成衣慢慢开始流行了起来。 宋妮儿一家人也存了一些钱,河南肯定是不回去了,准备在京郊买一块地修点房子,彻底安定下来。 参观了通州的作坊后,李适当即对通州的发展做出了指示,加大了对通州的扶持力度。 比如税收减免政策,贷款政策,还有便是规划出一个工业园,将通州打造成大明最大的工业基地。 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将在通州落地生根,大明的崛起将从通州出发。 第390章 京察来袭 最近九月中旬的京察让百官瑟瑟发抖,原本六月的京察没有举行,让百官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现在居然还要补上。 百官赶紧拿出李适的诗集,疯狂的熟记起来,据说要是连李适的诗集都不能倒背如流,直接被刷掉。 这次京察的主要目的是将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给拉下马,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当然大贪官也是要惩治的。 从九月十五开始,吏部尚书倪元璐主持开展京察,迅速锁定了一批不作为的官员。 然后挨个叫来谈话,果然问的第一件事是对李大人诗集的理解程度,要是不精通那就直接刷掉,理由是政治态度有问题。 京师的百官顿时哗然,原来传闻是真的,太尼玛离谱了。 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