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1626_第八十五章天道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天道人道 (第4/7页)

于世界上绝大部分财富为何会集中于少数几人手中,就如同现在的社会,非是其它原因,一切皆因人道有私,损不足而奉有余,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都其实最终会是一个结局。

    所以许多人怀念领袖那些年的时光,虽然贫穷,虽然落后,可行的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典型的就是打地主分田地,这是循天之道,所以那时的人们脸上洋溢的是自然之笑,大家都十分满足,也可以称得上幸福,这就是领袖的超人之处,以天道治人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后来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就是人道,损大部分人的不足奉一部分人的有余。

    若说让富人带动穷人,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富人是不会把自己的钱拿来带动穷人富祫的,为富不仁是富人保证其私欲的手段,人的私欲是没有极限的,富人只会想着办法赚取更多穷的人钱,任何历史朝代都一样。

    若富人有仁,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不会分出如此多的朝代了,一朝即可终了,而理想国早就有大周之时就实现了。

    这一段只是想告诉大家,若想在人世之中取得成功,那么学了天道之后,应该反其道而行,这样才符合人道,可以成功。

    而像后来的一些所谓圣人,其实都只是悟得人道而言,充其量他们的学说只是成功学。

    当然许多人的学说里是借天道来释人道,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都无法企及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峰,也是道家文化的总纲,二千多年后世人无论是谁,只要真的学懂一点道德经,都不敢妄称圣人,都不敢妄称超越道德经。

    所以后世人有言,读比不读先秦之后的,也是这个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