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3 (第3/4页)
家庭完整的,愿意租一块菜地,种的菜自家能吃,吃不完的还能卖到食堂去,也是一份收益。 菜地的税金微薄,收获的时候随便卖点儿菜就有了,那些原清河村人也没有太过排斥,各自选了自家中意的地,先侍弄起来,等原本菜地里的萝卜白菜收获了,来年就在这里种了。 那些养鸡养鸭的,尽量分在一层,因为楼房的是个缺一的口字型,中间围起来的其实是个挺大的院子,虽然是公用的,让那几家子好好顾着便是。 还有就是,这些人家大都习惯自家做饭,在他们看来,吃食堂就是下馆子,天天顿顿下馆子,太奢侈了。 这些人也就偶尔有个什么要庆祝的事,才会一家子去食堂吃一顿,或者买两样rou菜回去加菜。 这还是他们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才敢干出这样的事,要是搁在以前,去县城里打工的人,都是自带干粮,要是没带,就饿着,两文钱一碗的阳春面都是舍不得的。 所以他们还得有厨房,好在这些大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做饭,所以每层楼安置一个厨房,打两个灶让他们公用就够了。 居民楼盖好之后,原本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搬了进去,他们本身有家具,床柜子什么的不一定多好,但肯定是不缺的,直接搬进新家就成。 怀着点儿新奇兴奋住进去,之后个个都说好,老人家一辈子就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自己家的茅草屋又矮又黑,地面是泥巴的,住久了坑坑洼洼,腿脚不利索的,自个儿屋里崴脚的都有。 这砖瓦房多好啊,平平整整,走着特别踏实,而且屋子也宽阔敞亮,也不漏风,晚上睡觉也不会被墙缝的冷风冻醒了。 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