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3 (第2/4页)
是有几间住房换几间住房,没有算院子还有厨房这些,不过想想,他们的茅草屋换砖瓦房,哪个都知道占了便宜的。 尤其是这大风刮得邪性,很多人屋顶都掀飞了,每天在家里冻得抖抖嗖嗖的时候,就忍不住羡慕人家住楼房的,又安稳又舒服。 考虑到这些后来搬进去的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单人宿舍住起来不方便,所以新盖的楼大部分是套间。 这个时代讲究父母在不分家,所以一个大家庭往往子孙三代都住在一起,人口很多。 套间只有两个房间,一大家子住不下,但是可以多分两个连在一起的套间,小夫妻可以带着孩子住,旁边住着老人和兄弟姐妹。 如果还是觉得不方便,套间安个门也行,只要不改变主体构造,房子里面怎么收拾,管理人员不会过多干涉。 至于一些人惦记的自家菜园子,夏琛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乡下农户有种菜园子的习惯,自给自足。 不让种了不太合适,而且还有好些人家养着鸡鸭呢,这都是问题。 不过好在夏琛手底下有人了,不是个光杆司令,这些麻烦都可以抛给手下人想主意。 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每两个居民楼附近划大块地出来专门当菜地,每多少人可分得一块菜地。 像那种住单身宿舍本来没有地的,如果愿意种,就像租赁一般,种出来的菜要交一部分税。 而本来就有地的本地人,也要交税,但税金会比那些没地的低一些,就是个意思。 外来者早就习惯了吃食堂,而且他们每天都要领任务做活儿,大部分都是单身汉,没那个心思去种菜。 所以只有少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