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34 (第3/12页)
烫的茶浮出几丝白雾,寻常普洱比不得号级茶,但胜在解渴。他仰头,茶水顺着滑过喉咙间,褐色液体溅落几滴在衣领上。 时针走得缓慢,周时锡停驻在原地,长身鹤立。时间一分一秒流转,他心情已由忧虑变得平静,心中并无杂念,唯有——希望许绫出来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他。 久到他已经模糊时间观念,店员小哥好心地上前,提醒他:“我们要打烊了,先生,您是还在等人吗?” 周时锡应也未应,起身径直离去。 他这辈子鲜少有机会等人,没人敢怠慢他这位太子爷,如今亲身体验一回,倒觉得新鲜。 茶馆打烊前,音响里流淌着《灰色轨迹》的吉他尾奏。空灵的旋律飘浮在半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浮起:万一她不期待见到我呢? 这个念头太过荒唐。 他不清楚自己为何推掉邀约,这般迫切地赶来,苦涩的茶味还徘徊在唇齿,念及此,他背影都被落寞笼罩。 他意兴索然地走出茶馆时,半座城都成了一片墨色。八点时天边还有几颗星星,腕表此刻已划过十一点,他才惊觉——他一杯茶喝了三小时。 周时锡眸光暗淡,没兴致地摆弄腕表,正要转身之际,一道清凉的声音穿透寂静喊住他:“周公子。” 他错愕地抬眼。 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满心挂念的姑娘。如墨般的长发被她烫染成深棕色侧分大波浪,像一匹棕色的亮面绸缎,也像布丁上那层烤得金黄的焦糖。 她罕见地戴了副天蓝色美瞳,出奇得洋气,一双眼水灵如碧清湖面,眼珠流转如水波翻涌。 周时锡用一个词形容她此刻:金发碧眼的东方洋娃娃,艳色在他眼底一霎闪过。 许绫掌心勒出一道红痕,周遭静得只能听见轮子滑过沥青路面的声音,她拖箱的姿态显然很吃力,周时锡有眼力见地上前,将行李箱掌握在手中,说:“刚到?” 许绫轻挑右眉,淡然地嗯一声,往前两步,无波无澜的目光盯向他,说:“你怎么会来?” 只两秒之间,周时锡流利编出借口:“你耳环丢我车上了。” 许绫低低笑着,想他借口编得拙劣。她这些天压根没戴耳环,唯有此刻,耳垂才挂上一双大圆圈耳环。 “那你特意来机场是为了还给我的?” “我搞丢了?” “那怎么办?” 周时锡唇角扯出一丝笑:“赔给你。” 北京深秋总是带着化不开的湿冷,风远比香港凌冽,许绫声音缠绕着冷风,说:“怎么赔?” “请你吃饭,你挑地。” “我的耳环就值一顿饭呀?” 周时锡止住脚步,他一步步贴近,微俯下身,温热的呼吸几乎要缠上她耳廓,笑眼看她,“那要怎样?” 许绫低头,避免对上他视线,“吃饭就吃饭,听你的。” …… 宾利空荡的后备箱被那只酒红色行李箱“艰难”地占据,周时锡的高尔夫球杆只得被迫挪位。车从机场驶离,朝着东三环方向去,距枣营北里的目的地约有四十分钟车程。 周时锡单手搭上方向盘,姿态如驾驭赛车般游刃有余,几分恣意漫过眉梢。他们近乎零距离,周时锡身上洋溢出属于少年的意气风发,那件青绿色羊绒衫毛针细长,在许绫眼中映出一道温润的轮廓,车内仿若无端升起一阵气味,清新如被雨洗过的天青色竹林。 一股淡淡的苦艾香味,从他身上悄然渗出。 她指尖不自然地攥紧裙角,心如乱麻般斩不断,像初春时疯长的青草。 许绫盯着他握方向盘的修长手指,将思绪引回正题,声音却紧绷:“工地还顺利吗?” “我表弟来了一趟,”他眼神一瞬凌冽,姿态却云淡风轻,“提了些‘宝贵意见’。” 她心领神会——继承人之间的暗涌,从来不会停止。 许绫知道,有些较量,才刚刚开始。 可有周时锡在,再大的困难也当随风而散。 许绫曾见过乔逾卿一面。 她大三时曾试图专访乔逾卿,为的是一篇“青年企业家”的稿子。那时她只是个揣着央视实习证的传媒生,在科技大厦剪彩的汹涌人潮里,连他助理的身都近不了。最终,这个机会连同后续一部让她学长声名鹊起的纪录片,都从她指缝间溜走了。 彼时的乔逾卿风华正茂,气质却远比周时锡阴鸷。 十二点的北京俨然是座空城,道路畅通,却因接连的红绿灯显得路途漫长。周时锡的耐心被磨得消散几分,他略不满地挑眉,“非得在这吃?” 许绫幽蓝色眼睛盯住他,语气颇为诚恳:“周公子,我第一次在北京吃肠粉就是这家店,还是我司机和我说这里正宗。” “肠粉?” “很正宗的。” 周时锡唇角挂起意外的弧度,没再多言。 车停在枣营北里外边一圈。二人并肩步入胡同,抬眼是青砖灰瓦,低首过道狭窄。店门如鸽子笼般只能挤下四张桌椅,门口高悬桃木招牌,金色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