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0 (第2/4页)
在场许多人都没吃过, 伙计说他们是打蜀地来的, 这是蜀地吃法。 云雁回倒是在现代吃过兔头,没想到蜀人对兔rou的喜爱从此时就开始了。 这带“泼”字的菜色, 精髓多半在油、料泼淋到菜上的一刹那。 白玉堂就在专栏里写了, 他在厨房中观摩过, 此处的葱泼兔, 乃是将葱炒香,和着热油,泼在事先腌制好并炒到七分熟的兔rou上。 那一瞬间,热油滋啦啦一响,整个厨房都是喷香的味道,这时候再加剩下的料炒熟了装盘,仍是香气四溢,看着有些油汪汪,配炊饼等面食吃,很是美味。 至于香酥兔头,其要诀在卤汁,以各种香料熬卤,浸泡腌渍过的兔头直到入味,味道绝佳,无论做正餐还是零嘴都行。 在这家的兔rou全城出名前,瓦子里就有不少人买上几只热腾腾的香酥兔头,边看戏边吃了。 葱泼兔和香酥兔头上桌,云雁回尝了一下,同他在现代吃过的还是有些不同,可能是佐料没有日后那么丰富,滋味稍微淡一些,但是其鲜香程度并不逊色。 也有些人受不了兔头的口感,便只吃兔rou。 云雁回看店里还放着好几份,拿来一看,正是刊登了本店评价的那一期。另有其他学生也拿来观看,一边吃一边念出来,感慨白玉猫写得实在生动。 这时有名学生叫了伙计过来,说道:“你可见过白玉猫是何样?” 伙计摇头,“这位郎君,我并不知道啊。” 众学子讨论道: “白玉猫身份成谜,无人知道他什么样子,不过我觉得,有着如此丰富的阅历,定然是四五十往上,吃遍大江南北的老饕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