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3/4页)
伞并非一柄而已。 “无碍,这时节不寒人。”李清珏尚不知赵珂阳早在数年前就已识破他二人之间情意,只怕平怀瑱过分关切,摆首简短应了两句,旋即话入正题道,“我今来府中实有要事相告,与朝中刑部侍郎周君玉有关。” 平怀瑱余下诸话只得暂且咽了回去,闻言又觉惊诧:“我出宫前来正是与舅舅细说此事,那周君玉素来与人无仇,暴毙一事太不寻常。” 李清珏顿了顿,抬眼向桌畔两人坦言。 “确非寻常……杀他之人乃是怜华。” 平怀瑱意外至极,一时无言,与赵珂阳蹙眉相看。 事至此,李清珏便将前因后果粗略说与两人听,话里有意隐瞒部分,不愿令他二人知晓怜华秘事,只大致讲了周君玉生前与武阳侯私会种种,心下所忧道出口来:“依怜华所言,昨日周君玉正与武阳侯相会,想来筑梦已不安稳。太子,此楼留不得,楼中百余人等当尽数迁往别处。” 平怀瑱沉默颔首,独自思忖片刻,知迁需得迁,但不知迁至何处才能容纳百人且不至招人耳目,徘徊间听赵珂阳摆首道:“说来京中已无上选,不妨出京入山。” 闻言不禁眉头更深。 离京隐匿本是良策,可所谓死侍本是为了险局而生,届时如影随形,出入相随,近在京中才最是得宜。 如今非得退而求其次了。 “容我细思。”平怀瑱难以静下心来,目光沉沉落在李清珏半身湿衣上,轻按眉心不再久议,“待我寻一妥善之处。” 赵珂阳听出他话里浮躁,想今日周君玉之事已知因果,当为旁事细作谋划,眼下多说无益,便向李清珏道:“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