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7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746节 (第4/7页)

两个大雁养殖场的几家人,可以说是农场里最为辛苦的几个,除了冬季,有半年的时间得赶着大雁群在周边的山沟、谷地和河流中放牧。

    今年入夏以后,一直在负责大雁、飞龙和林蛙销售的吴万刚来过一次。

    他说了外面几家大雁养殖场的情况,大都采用圈地防逃喂养的法子,养出来的大雁只只肥壮,比起吕律养的大雁来说,要重不少,但偏偏等到出售的时候,尤其是馆子里的人,宁愿出更高些的价格买吕律这里的大雁,也不愿买别人的。

    长时间放养的缘故,让这些得到充分活动的大雁,rou头变得更紧实,肥瘦适中,而且,做出来的菜品,味道也比别的养殖场里出来的要好得多。

    这两年经济情况好转了很多,人的嘴也在开始变叼。

    可没几个能做到像吕律养殖场这样,周边大量山林荒地,有足够的放养地,保持着大雁最初的味道。

    还有几家弄大雁养殖的,更是因为卫生防范意识差,碰到情况,就自己去找兽医说下情况,买点药或是针水回来自己上手摆弄,结果到最后弄得灭场收场的。

    在吕律这里,有专门的医务室进行防范,而且,经常放养的缘故,抗病能力更强。

    就连飞龙养殖也是一样,属于半散养模式,养殖场里每年都会花不少钱,收不少松子、榛子这些飞龙喜欢吃的东西放着,混合着苞米进行饲喂,没了这些东西,飞龙自带的那种有着松子清香的味儿可不是单纯地靠喂上一些苞米就能有的。

    用心的喂养下,自然出好东西,吕律的家庭农场早已经声名在外。

    就连鹿场的鹿rou、獐子养殖场的獐子rou,都有人来询问过是否提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