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4章 厂卫 (第3/4页)
卫的前身。 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将有田尔耕等"五彪",还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徧置死党"。 秉笔批红,掌握朝政,从首辅至百僚,都由他任意升迁削夺。 他握有军权,可随意任免督、抚大臣;他也握有经济大权,派亲信太监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道,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出门车仗,形同皇帝,所过之处,士大夫都跪在道旁高呼九千岁。 阉党和无耻官吏还竞相在各地为他修建生祠,一祠耗银数万乃至数十万两,祠成后,地方官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论死。 魏忠贤专权时,厂卫特-务更是空前嚣张。 依照规矩,厂卫不得离京。 不过规矩是规矩,在九千岁魏忠贤眼中完全不好使。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和收纳天下钱财。 魏忠贤在神州各地设立了四个厂卫营。 明面上,厂卫营的作用是监督各地官员,以及选拔厂卫人才,实则就是坐镇四方吸纳民脂民膏。 据史料记载,四大厂卫营,其中之一就是巴蜀嘉定州,也就是现在的大佛市。 按照这张图来分析,嘉定州厂卫据点儿,应该就是回天观附近。 若是这样说来,那个地方藏匿的宝贝,不会是九千岁魏忠贤搜刮的民脂民膏吧! 我的天啊! 厂卫设立四大厂卫营的时候,正是魏忠贤的全盛时期。 那个时候的魏忠贤以及厂卫,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要真是魏忠贤厂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