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154节 (第6/7页)

,圣人召见是理所应当的,太子现身也是理所应当的,但秦王并不在。

    显然,李渊是在和稀泥呢……刚才那句话是在告诫太子,要对淮阳王怀柔。

    这也是李渊最为后人诟病的关键,作为一个开国帝王,和同行比起来,他的决断力……至少在对待子侄辈的态度,是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的前夕,要么剿灭李世民一党,要么剿灭太子一党,再如何惨烈,李渊也不会得到太上皇的结局。

    李渊就像是封建时代的家长一样,信奉的是“不聋不哑,不做阿姑”的准则,试图让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一套放在门阀世家可能还行的通,因为世家子弟即使入仕,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能著书修史,能领军上阵,再不济还能以诗才闻名。

    但李渊忘记了,或者说他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位置的转变……皇室子弟,每个人都盯着他屁股下的位置。

    李渊细细问起山东战事,时不时感慨几句……只是问的都是些旁枝末节。

    没办法啊,得回避史万宝……倒不是因为人都死了,而是因为史万宝的死因……矫圣人手诏,惭愧自尽,这让李渊和李建成不得不小心翼翼。

    呃,也不能提到田留安、齐善行,那是秦王府的嫡系,就算是巡视山东的功臣凌敬都因为刚刚被召入天策府不好提到,所以,李渊最后问到了让他很感兴趣的李善。

    “宇文仁人回报提到,道玄回京前先行拜谢李怀仁?”李渊笑道:“难怪这么迟才入宫。”

    李道玄突然起身拜倒,“下博一战,全军覆没,侄儿有愧伯父所托。”

    还是提起这事了……李渊和李建成都有点不自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