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3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327节 (第5/7页)

秦大雪笑道:“何止妈一个,记得三叔公不?”

    李源想了想,道:“咱们读小学的老师?”

    秦大雪点头道:“知道我拿着你的票证和钱买了缝纫机、自行车放公社生产大队给社员用后,三叔公还专门找到我,说即便是孔老二,也有恶之子贡,喜之子路的典故。建议我不要多做这样的事。”

    李源哈哈笑了起来,同样是救人,子贡不受金被责,子路受牛被夸的典故,他也不陌生。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而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这是符合人性的典故故事。

    秦大雪自嘲笑道:“三叔公并不知道,我这样做并不是那么大公无私。我把缝纫机和自行车捐出来,还组织各大队表现良好的女社员们轮流来学习。其中最先出头的那一批女社员,都是平日里最活跃、最积极的一批妇女同志。将她们拢起来,基本上就等于抓住了公社的半边天。至于另半边天,由民兵师用军法来拢。一边手段怀柔,一边手段强硬,就叫刚柔并济。”

    李源啧啧笑道:“怪不得古代都把当官的治理地方叫牧民,一个‘牧’字,道尽为官之道,还真是既形象又贴切。不过,现在好像叫组织管理手段了,是这个词儿吧?”

    听出李源语气中的嘲讽,秦大雪瞪眼道:“别管手段如何,我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窝里斗,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