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406节 (第2/8页)
根工作了二十年,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秦大雪道:“我个人建议,可以对农民进一步松绑,还要对城里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和松绑。” 听到后一句,几个老人都坐直了些,古老道:“你说详细点,放开了说,不要背包袱,说错了也没关系。现在不是从前了。” 秦大雪受到了鼓励,声音清亮而又沉稳,道:“知青不断回城,可城里根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工位来安置他们,所以终究还是需要找出路。咱们国家仍是农业大国,这是客观事实,所以解决的法子终究要看向农村。 我是这样想的,可以鼓励农民在自家院落里搭建大棚,方便精心照顾。 既然我们暂时无法成规模化,不如就走另一条路,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以精细化,来降低成本。扯一些塑料布,用一些竹竿、木头,就能搭上一个小规模的简易塑料棚,也能种植蔬菜。 一次投入,反复使用。 另外,在四九城周围成立四到五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民种出蔬菜来,可以送到批发市场进行批发。 前提是给农民松绑,允许他们自由买卖。 目前的情况,还不大行,思想包袱仍就没有解开,我这里说的,是基层的干部。 然后,那些没有工作的知青,可以自由的前来批发市场采购,再走街串巷的去卖。 这种模式,可以养活一大批无业青年。 四九城几百万人口啊,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工人家庭,即使手里有钱,在漫长的冬天也买不到一口青菜。 这个市场相当庞大,在生产基地产能有限,客观上暂时不能扩张的前提下,农民自己的种植可以有效的补充市场缺口。 这样一来,农民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