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节 (第2/6页)
尾弄干净,估计问题不大,以后莫要胡乱收钱便是。” 刘宣再次目瞪口呆,这叫金额不大?不过对于你粱以章的确是不大。 当然粱以章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不光是贪污受贿金额巨大这么简单,还干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都已经不奢望李适的原谅了。 第389章 京师门户通州 通州是大明运河的最北端,又在京师的附近,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当然这是商业贸易的位置。 海上贸易也能通过在天津换船走水路到通州,再加上还有铁路的兴起,通州成了最大的中转站。 特别是运河疏通了以后 ,南方的商船搭载着各种货物来到通州附近交易,所以通州地区出现了昌盛繁荣。 虽然现在有南方的南京小朝廷的对立,但是对于南方的商人来说。在江南的时候,我们是南京朝廷的人,但是这一过江我们就是大明朝廷的人。 毕竟我们都是坚持一个大明的方针,挣钱嘛圆滑一点问题不大。 现在到北方经商,要通过两个税关,一是位于徐州地区的两江督师设立的税关,第二个便是位于天津的税关,其他地方是不收税的。 这情况比以往好多了,以前除了漕运夹带,一般私人商船要是没有一点关系根本不敢上京师经商,沿路的各种关卡直接让你破产数次。 海运发展到现在基本快要一年的时间,北方对商人宽容善待的政策被传到天下,这也是南方商人现在敢驾驶一艘船走运河北上做生意的原因。 这天李适和户部右侍郎熊汝霖,大明银行行长唐永安,还有顺天府尹粱以章来通州考察。 此时的通州城外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工坊,通州县令张克佳正在给一行人介绍通州的现状。 这张克佳原本是七品御史,当初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