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节 (第6/6页)
自溃。 李适知道只有靠自己的京营了,目前京营十一万兵额满员。 虽然士兵多为新募,但是人多势众啊。虽然疏于训练,但是士气高昂啊。虽然缺少战阵经验,但是本土作战啊。 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全,怎么也得和建奴干一仗。让建奴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什么是雷霆之怒。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建奴放到京师附近,京营依靠京师城墙和建奴决一死战,但是这等于把京师周边放给建奴烧杀抢掠。 虽然我李适才疏学浅,但是也是一身正气。作为朝廷的柱石,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臣,大明最后的希望,我李适岂可让建奴在我大明的土地上jianianyin掳掠。 士可忍孰不可忍,堂堂穿越者,位面之子,要是不能保护黎庶,枉为人子。 更何况京师周边上马了大量的工程,要是被建奴给破坏了,李适不得哭晕在茅坑里。 李适和兵部尚书吴甡商量,将蓟辽总督张福臻召回,改任兵部左侍郎张国维兼任蓟辽总督,全面整顿蓟辽一线长城。 当然不管怎么防,肯定还是避免不了建奴的破关。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适心里默默成行。 话说郑森接到老师钱谦益的书信,意思就是老师我现在在朝堂混得很开,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但是老师我也能给你安排一个官职,让你报效大明,速速前来。 于是十八岁的郑森就不顾郑芝龙的强烈反对,带着十几个下人跑了。 一路北上,又恰好碰到黄河泛滥,运河堵塞。耽误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到达了京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