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 (第4/4页)
,看着窗外的月,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无间狱恶灵的哭号声。他不明白心里那块空缺的是什么,难受得整晚整晚睡不着。 他师父回来,瞧着他的眉眼,说在拂莲见着一个与他眼神很相似的少年。“言家不知何时来了这个小公子,倘若有缘,你们还能见上一面。”他掐指一算,喃喃道:“缘分还不浅。” …… 虚常真人曾说,人心里畏惧什么,就得直面它,放下它。孟透畏惧孤独,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他一直以为要在山中待一辈子。有一日,师父将他叫到面前。 真人捋须道:“我有三个问题想问问你,请你从心回应。” “师父请问。” “眼见之景是否一定为真?” “否。”孟透的眉眼尚稚气,声音清亮,“人心有偏私,世道存偏见,人性相异。” 虚常真人对上他的眼睛:“何为世道?” 孟透沉吟:“浊为众人,自清者不为少数,耽溺红尘者举目即是。” 师父第三次发问:“智者何为?” “知黑守白,澄怀观道。”年少的孟透谦逊道,“晚辈愚钝,见识尚浅,言辞鄙薄,让师父见笑了。” 虚长真人看着他徒弟紧锁的眉头:“你不妨将心中的困惑说出来。” 孟透抱拳:“修道能否修心?” 虚常真人淡笑:“因人而异。” 他的第二个问题带些青涩稚气,又有些执着困惑:“爱恨悲喜,苦痛折磨是否长伴一生?” “人性所致。”常虚真人依旧是淡然微笑,“这些事情你得自己参透。透儿,你可以出山了。” 年幼时的那些问题,随着年岁的增长,后来都有了答案。修道之人有修得满身正气,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