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 (第2/4页)

优则仕”,所学的东西更多的是为了以后做官而服务,而书院则更侧重于学术研究,传播的可能是某位名家大儒个人的观点,目的在于弘扬学问,甚至可能和正统思想背道而驰。

    方长庚想起不久前徐修与他的对话。

    “朝廷如今拨款送地赠书来扶植书院,你以为如何?”

    方长庚当时是这么回的:“表面实在扶植书院,其实是想禁锢各流派多元化的观点,使其与正统思想相一致。”

    徐修听完以后赞同地“嗯”了一声,告诉他若是他考上了举人,可以去书院听那些四处游学的名家讲学扩充知识,但不能将那些观点用在科考上,否则是要出事的。

    方长庚很清楚自己要走科举这条路,不像本朝有些文人墨客选择通过游历结交名流扩大名气,从而得到上位者的赏识入朝为官。既然如此,搞“邪门歪道”肯定是不可取的。

    方长庚想到沈赫不让沈霖再去书院的举动,或许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吧。

    不过方长庚还是较为隐晦地指出了沈霖这个问题,不料沈霖对他十分温和地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是岁考,我就随性一点这么答了,学政不会计较的。”

    方长庚有些佩服沈霖的个性,换成是他可不敢这么考验上头的想法,毕竟岁考要是出了问题,之后的乡试也没机会参加了,他不能冒险。

    而说起乡试,沈霖就一肚子火:“我就不信下回我还能轮到臭号!当时折磨得我差点把卷子给撕了。我想好了,这次我一定要带团棉花进去,要是还靠近臭号就把鼻子塞住,你们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