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 (第4/4页)

个人的学识,看过每个人的字,然后宣布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除了四书五经,将算学、律法和策论作为接下来的重点来讲。

    例如算学,只要学习里的内容即可,方长庚最早接触这本书时就被吓了一跳。原来早在汉朝就提到了分数问题,书中阐述了负数和加减运算法则,出现了方程组和勾股定理,计算几何图形面积和立体体积的公式,还有著名的盈不足问题。

    盈不足问题中著名的一道例题为“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几何”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一群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块钱,则多三块钱;每人出七块钱,则还差四块钱,问人数和该物的价格是多少?”

    简单来说就是列一元一次方程。

    将人数设为X,物价为Y,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书里同样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题公式,设置了三个未知数,但思路明显没有现代思维来的直观简便,因此对古代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好在本朝对算学的考校并不严苛,让其余人松了一口气。但对在现代150分的数学试卷能考到140分以上的方长庚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为了互相进步,方长庚索性用“甲乙丙丁”代替各种未知数,将解题思路告知他们,于是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

    至于律法和策论,那更是方长庚的长项了。

    策论便是论时事政策,对于一个写论文写到吐的法学博士而言简直是信手拈来,甚至还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