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_第265章 狄咏的军令,全无人性可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狄咏的军令,全无人性可言 (第3/4页)

也要花钱……

    自从开始养马,更是捉襟见肘。

    而今,仗打完了,抚恤还要二三百万贯,这还不包括赏赐。

    这个钱,朝廷度支,怕是拿不出……不是朝廷不愿意拿,是真没有!就算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来的,十有八九得等到明年才能给。

    为何宋朝打仗如此花钱?

    因为宋朝,是历朝历代,第一个真正开始募兵制为主的朝代。

    什么意思呢?就是宋朝以前,不论秦汉到唐,主要的军队来源,都靠征兵,征兵这个词,与募兵比起来,带有强制性。

    就比如秦时,朝廷要打仗,规定每一家每一户谁当兵,给你吃喝就行,立功了才有好处拿,你必须为国家效命,平时不打仗,你就回家种田。

    又比如《木兰辞》里有言,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朝廷征兵的书里,就有你家名字,你家就必须出人来当兵,所以花木兰没办法,看着老父年迈,家无大儿,只有自己女扮男装。

    又或者唐朝,主要的府兵制度,平时当农民,农忙之后集合训练一下,接着回家种田,战时就得入伍去打仗。

    到得宋朝,完全不一样了,没有卷卷有爷名了,朝廷花钱请愿意当兵的来当兵,当兵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全靠朝廷养着。

    换个时髦词,这叫做“职业军人”,而且还一辈子以当兵为职业,老了当不动了,大多数人也留在军营里打杂。

    因为这些当兵的,军将以外,绝大多数都是活不下去才当兵,家中也没有田地财产,当兵的俸禄只够养家糊口,一旦离开军队,必然要饿死。宋朝本也有退伍制度,却也成了摆设。

    真要打仗的地方,伤了死了,必须抚恤,这是军心,否则谁也不会再为你卖命。

    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