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古回今_第306章 曾经那个妖孽少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6章 曾经那个妖孽少年 (第1/4页)

    本来不是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要弹劾冯保吗?

    最后怎么没有上疏呢?而上疏的人,变成了都察院的御史郭有献,而且弹劾的也不是冯保,代之以吴明俊?

    这当然也是张居正的“杰作”之一。

    林景旸,生于嘉靖九年(1530年),是隆庆二年(1568年)的进士,近四十岁才中的进士。这在当时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

    但林景旸还比较幸运,中进士的当年就被选为庶吉士。

    明太祖洪武有制:中了进士之后,才有可能被选到六部储司,或者翰林院之下观政。

    观政,拿现代话说,就是实习。

    被选到六部储司之下实习的,称之为观政进士;被选到翰林院之下实习的,称之为庶吉士。

    明英宗之后,又有一个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才能授予翰林修撰、编修;若破格从二甲、三甲中选取,那必须是人中之龙,要甩别人几条街才行。

    也就是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是明朝政府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

    而庶吉士是最高级别、最有前途的储备人才,通常被称之为“储相”,储备的宰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可能平步青云。

    林景旸便是庶吉士出身。

    万历元年,林景旸庶吉士学习结束之后,便被授与礼科都给事中。

    这个职位是张居正点的。因为张居正喜欢他的敢言。

    林景旸想要弹劾冯保,又不敢贸然出手,所以让李幼滋先来试探张居正的口风。

    李幼滋当时支持林景旸弹劾冯保,理由是:一个人读书人,怎能被阉宦耍得这么惨?工部不肯移文,没有违背礼法;可你欺骗朝中大臣,那就于礼法不容,此风必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