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倾盖如故 (第1/4页)
戚继光比张居正小四岁,两人惺惺相惜。 张居正在隆庆二年入阁后,一直分管着军事这一块儿。正是由于他的大力举荐,戚继光才得以升任总兵,并从浙江调任蓟辽,担负起拱卫京师的重任。 张居正出任首辅,更是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借戚继光实地演习这个机会,向皇上提出了两个重大的变革,并得到皇上的许可。也算是对戚继光最大的支持。 这两大变革,是基于张居正多年来分管军事积累下来的经验。 第一,游说皇上撤回历来由太监担任监军的这个传统。 太监整天在宫里,绝大多数不学无术,能懂什么兵事?由他们担任监军,无非代表皇上,行军事控驭之权。 弊端很明显:与总兵官的意见不一,利用监军之权收贿赂,打压自己不喜欢的将士…… 总之,对总兵官是一种掣肘。 张居正觉得需要改。 第二个变革,允许戚继光从浙江招募新兵。 自洪武皇帝起,明朝实行的便是军籍世袭制,也就是主兵(当地筹建兵力)制度。 都知道戚家军,也叫义乌兵,来自浙江。义乌兵勇敢,戚继光到达蓟辽时,便发现蓟辽主兵纪律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即便由他训练,也大大不及义乌兵。 张居正决定支持戚继光招募浙江客兵。 这两项变革,等于大大提高了戚继光的权力。使得他在蓟镇总兵这个位置上,既无监军掣肘,又可以招募训练浙江客兵锐旅,更能有效地发挥个人能力。 …… 水墨恒带着瓦氏夫人的《瓦氏治军要诀》出发了。因代表皇上检阅,无疑又风光了一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