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1626_第一百九十三章治世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治世之道 (第5/6页)

没有成见,此时魏党势大,自然也是有利有弊,利于稳定,却又不利于开明纳谏。

    但如何来评判此事,当以百姓是否安居为准,而非是谁当权为准。

    东林党当权之时,也有许多异议朝臣死于非命,与魏党其实并无区别,朝权之争历来如此,无辜牺牲总是难免的。

    至于老夫为何会选择退隐,统领大人应该知道其中原由了吧。”

    王穿一听也是陷入沉思,他所认识的历史其实未必是真正的历史,此时的王尚书所言到是看得通透,以史为鉴,也符合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权力的统一与稳定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是以智治国,以智治国国之贼也,智必致乱,这是因为人的私欲决定。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若依着王穿所认识的历史,崇祯朱由检之所以如此辛劳却无法延续大明江山,其实非在于只是后人一些人所言杀了魏忠贤。

    而是过早的杀了魏忠贤,当魏忠贤所掌集权一旦扩散开来之后,没有一个人能代替集中权力,反而让权力分散以引发更多争执,以致于朝堂纷乱。

    若朱由检不是如此急切的杀了魏忠贤,而是慢慢培养另外一个贤能之人以代替魏忠贤,那么或许不内乱的大明可以延续下去,甚至于让后金没有任何机会,就算后来朝代更替怕也没有后金满人什么事了。

    (这也是个人想法,非是为魏忠贤洗脱,朱由检在继位一年之后就杀了魏忠贤,这让魏忠贤一直集中的权势又成为众人相争的对象,整个大明朝堂才会不稳,也正因为如此袁大督师才会被杀,这也正是朝堂权力相争的结果,也才给了后金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