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_第四八七章:喜欢投机的讼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八七章:喜欢投机的讼师 (第1/6页)

    律法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时候会感觉律法过于严厉,可有些时候却又感觉不是这样。

    古代和现代,虽然都有律法,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个律法是有区别的。

    从人权方面来说的话,显然古代的律法更能让人喜欢一些,因为这是个人法共治的时代,尽管商鞅变法是希望将秦超变成一个法治时代,但是很显然,他没有做到,但却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人治自然避免不了各种问题,贪腐,徇私舞弊等等。

    而后世则是过于强调法治,也不能说这样不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个谁说谁有理的年代,而且,即便是后世,也不能彻底的避免这些问题。

    而李元吉设置法院制度,将审判的权力从各地官府中剥离了出来,这显然是进一步的对法制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但问题在于,这显然是个法不责众的问题。

    而这也是这个案件的最终难点,一个没有人可以解决的难题。

    放在以前,便是一群人聚众造反,最终要被砍头问罪的,也只能是那些领头的,以及担任主要职责的人,对于普通的小喽喽们,是不会有任何处理的。

    一是人太多,不好处理,二是安抚人心,避免更大的混乱,三是圣恩浩荡,趁机宣扬一下。

    而说一千到一万,这么做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基层的参与者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即便是不处理他们,对于国家来说也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