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贫穷陷阱 (第5/8页)
” 封建王朝下的老百姓,绝大数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生活都是贫苦的。 朱标闻言,神色微沉。 思考着苏璟所说的话。 溧水县的百姓生活水平已经很高了,在大明算得上是相当优渥了。 但依旧有着许多的乞丐,有着许多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百姓。 这样的大明,和朱标想象中的,相距甚远。 百姓应该都是安居乐业才对。 “苏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标看向苏璟道:“明明现在的大明土地数量是足够供养这些百姓的,应该也不会有人地矛盾的问题啊。” “而且如今的大明,也鼓励开荒耕种,只要愿意去劳作,应该不至于此吧。” 别说,朱标对于人地矛盾的这个论题还是深入思考过的。 当前的大明,因为刚刚经历过诸多的战乱,整片土地上的人口数量其实是锐减的状态。 毕竟大明正式建立才两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有自给生存的能力,至少也得十几年。 也就说,起码得十几年后,在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大明的人口数量才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将男子可以成婚年龄定在16岁的原因了。 尽早的结婚生子,才能让大明的百姓数量增加的更多,人口就是劳力,劳力就是国力。 很现实,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呢,在朱标看来,现在的大明,是根本不存在人地矛盾这样的问题的。 因为人口太少,土地很多,这是分得过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