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7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第3/3页)

看去,只见那段话写得直白而又抑扬顿挫:

    为师者,考校之章,当斟酌思虑,与旧谐而启新思。夫太白诗气格高古,词意纵横,如滔滔江水略无滞碍,合于古诗之气韵,而强行改作律体,鲲鹏缚翼,虎豹囚笼,诗格顿靡,气骨顿衰,调格何其下也!

    李商隐眼前一亮:“写得好啊!杜樊川将我之意表露尽矣!《梦游》诗怎可强行改作七律,诗仙风神顿去。”

    正在扬州的杜牧坦然接受周围人或惊讶或崇拜的眼神,他杜樊川,就是这样直言不讳!

    黄庭坚等人亦是各自叹息,其实他们在改写的时候或多或少也觉得有些别扭,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在作业上表露出来,如今杜牧这段话,简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于是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杜牧的,都默默给他点了个赞。

    谢谢嘴替!

    【这位同学非常敏锐,通过这次改写,大家应该发现了,李白的诗大多飘逸不拘,长短不拘,格律不那么严格的古体才更适合安放他天才的诗思,而律诗的格律对他洒脱的逸兴似乎是一种束缚。

    但有一个人,却可以在律诗的镣铐中写作出最动人、最浑成的章句,甚至他的一首诗还被称为唐人七言律中的第一。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吧?】

    众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到老高:“七言律第一,那就是整个唐代写得最好的七言律诗?”

    谁能写出这样的神仙之作啊!

    唐朝。

    从齐地一路风尘仆仆赶赴长安追星的杜甫在洛阳碰到了离开京都的李白,有水镜的铺垫,又俱是才华横溢之人,两人很快一见如故,结伴同游洛阳山水,此时听到水镜的问话,年轻的杜甫一脸兴致勃勃:“不知道这个诗人是谁,能将七字句写得这样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