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9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第1/3页)

    梅尧臣点头表示同意,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赋都要说完了,楚姑娘怎的不强调错字了?”

    他觉得按后世的情况,余下几节中的易错字明显更多啊!

    话音刚落,梅、欧就看到水镜里出现了一排字”

    第77章 念奴娇14

    【我们先强调一下这一课里的易错字。这一页ppt上全是总结出来的大家的易错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冯”,这是一个通假字;

    “举匏樽以相属”的“匏”,这个字比较少见,但不难写,大家要仔细;还有后面的“樽”,这里它又有木字旁了,一定要和词里的“一尊还酹江月”区分开。

    另外还有蜉蝣,蜉蝣是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是古诗词里的一个典型意象,用来比如人生短促,比如说“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这一点大家也需要留意,做个积累。

    “惟江上之清风”的“惟”,“只有”的意思,竖心旁,不能写成“唯一”的“唯”;“杯盘狼籍”,竹字头的“籍”;“枕藉”,草字头的“藉”,要区分清楚。】

    好家伙。

    “这易错字也太过多了吧!”

    预判了错字但没有预判到错字量的梅尧臣诧异不已,一旁的欧阳修忍俊不禁地摇摇头:“楚姑娘教授的莫非是稚童?”

    听讲解的内容也不像啊!这样蕴含至理的文章能学,但字词之上却可以称得上艰难,只能归结于去古甚远语言颇有差隔了。

    学霸兼一代文宗六一居士如此开解自己。

    唐朝。

    同样得到过易错字提醒待遇的白居易哈哈大笑:“苏轼这可比我的多多了!”

    这位“三科及第”的考试专家难得看起了热闹:“如此说来,还是我的《琵琶行》更受欢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