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 (第3/3页)
儿垂眸不语。内行看门道,从前面的“词里三瘦”,到这首《声声慢》,她似乎能看到百年之后那位雅致才高的女子,用血泪写出或凄或婉的词句,而后在衣冠称雄的词坛,立一面闺阁旗帜,再无来者。 她笑了:“这位李姑娘,婉儿真想见见。” 不说李词在诸朝引起的赞叹,北宋,李家府邸。 李格非按在桌沿上的手倏忽收紧,神情凝重。李清照自水镜上收回目光,不经意扫过自家父亲的脸,面露忧色:“爹,您怎么了?” 李格非看向对面清丽可人的女儿,眼中忧虑更甚:“此词万千情绪,结在最末一个‘愁’字之中,又直言愁字又难负衷情,你……你这必是受苦了啊!” 李清照闻言亦是眼圈微红,她何尝看不出这词中沉痛,只是…… “杜工部不是说了么?文章憎命达,爹您看水镜提到的前贤后者,哪个是一生顺遂的?说不定这便是女儿才女盛名下该担的担子呢?” 她说得坦然又俏皮,不止是安慰父亲,更是安慰自己。 听罢的李格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眸中忧色内敛。他想起女儿前些日子出游晚归写下的小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新明丽,少女不知愁。然而不过几日便有这样一首凄婉悲怆的《声声慢》。这怎么会是清照写出来的词呢?! 他叹了一口气:“你该知晓,为父不求你有这些虚名。” 他想到杜甫,诗圣杜甫,从《望岳》的意气风发,到《登高》艰难苦恨,一个痛苦的灵魂在离乱的世事中百般挣扎。从《如梦令》到《声声慢》,他的女儿,也会是这样吗?李格非的心跳忽然如鸣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