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英雄志_第十七章 召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召见 (第5/7页)

后连战连捷,无有一败。崇祯九年七月十五日,更是俘获高迎祥。

    到崇祯十年初,关中地区的流贼全部被他肃清。

    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和洪承畴相互配合,设下埋伏,在潼关南园击溃李自成,李自成仅以身免。

    其后,建虏入塞,孙传庭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统领各镇援兵,建虏退走之后,崇祯帝的宠臣,时任兵部尚书杨嗣昌欲将秦兵留在京畿,防备建虏,孙传庭以为不可,说秦兵思乡,久之必乱,和杨嗣昌发生激烈的争执,但终究敌不过杨嗣昌,被任命为保定总督。

    日夜忧虑之中,孙传庭左耳失聪,又因为和杨嗣昌的意气,所以请求辞职。

    监军高起潜进献谗言,崇祯帝大怒,将孙传庭下狱。

    这一关就是三年。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从昭狱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在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在兵马没有练成、粮饷不继的情况下,被逼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先期击败李自成,一连数胜,收复洛阳,但随后天降大雨,十几天不停,孙传庭粮尽退兵,结果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

    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李自成就杀到了京师,因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

    ……

    前世里,尤振武每每读到孙传庭,都有痛彻心扉的感觉。

    孙传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英雄。

    有力难伸,壮志未酬,孤臣无力可回天,可能是他最好的注解。

    这一世穿越而来,尤振武最想见到的就是孙传庭,因为就历史看来,孙传庭并非完全没有胜机,只要他能顶住压力,在收复洛阳,对朝廷小有交代之后,稳扎稳打,躲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