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木秀于林 (第1/4页)
发现一种新粮食,究竟有没有资格晋爵? 这是个争议性很大的问题,在场的朝臣们大多不吱声儿,其实沉默也算是他们的一种态度了。 倒也不纯粹都是反对,很多人也在震惊之中忘了说话。 要知道李钦载今年才二十多岁,这几年被赐封的爵位像不要钱的大白菜一样蹭蹭的往上冒。 李钦载首次被封为县子是哪一年的事? 龙朔二年。也就是前年。 所以,短短两年间,李钦载从县子就快升到郡公了? 不得不说,有点过分了,在场那么多朝臣为大唐兢兢业业打拼了一辈子,临老了连个县子都没混上,凭啥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两年间就能混上郡公? 这不是立了多大功劳的问题,而是资历问题。 二十多岁的郡公,大唐立国以来闻所未闻,天下人若知道了,往好了说,天子这叫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往坏了说,天子这叫任人唯亲。 后人有首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东汉一位天子一天之内封了五位最亲近的人为侯。 李钦载若在二十多岁晋爵郡公,或许也会被人写进诗里,成为后人辛辣讽刺的对象。 这也是李勣和李钦载主动站出来坚决反对的原因之一。 树大招风,处世一向稳妥的李勣怎会让孙儿出这种风头,无端端给政敌送去把柄,继而连累整个李家的门风。 祖孙俩态度一致,出奇的默契。 “请陛下三思,晋爵之议不可取,老臣一家已足够显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