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_第七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 (第1/4页)

    “传闻”这东西很有意思。

    朝堂上的风吹向民间市井,再经过民间市井消息人士或指点江山人士所谓的权威解读后,传闻往往会夸张到离谱。

    而这种离谱的传闻就像存在酒坛里的酒,在民间市井发酵一段时间后,再次吹回朝堂。

    然后,朝堂的权贵臣子们各自分析和脑补过后,整件事情的性质已跟当初完全不同了。

    李钦载向李治劝谏封禅泰山一事便是如此。

    出于公心向李治劝谏,事情本身没错,可朝臣们都很清楚封禅泰山对天子是何等的重要,刘仁轨这个反面教材已受到了惩罚,在这种情势下,李钦载又站了出来。

    李钦载的分量跟刘仁轨完全不一样。

    刘仁轨是清直之臣,勉强算是继承了魏徵之遗风,李治登基后,刘仁轨初任给事中时,便向李治提过不少忠谏。

    这些忠谏李治选择性地接纳或驳回,一来一往,也算君臣之间的正常交流。

    哪怕这次刘仁轨谏止封禅,被责了廷杖又罢了官职,可明眼人都知道,天子不过是一时之愤,也许过不了多久,天子的气头过了,刘仁轨又能官复原职。

    可李钦载不是刘仁轨,他的身份和位置不一样。

    李钦载的出身,他为社稷立下的功劳,他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比刘仁轨强许多。

    李钦载说出来的话,分量也比刘仁轨要重得多。

    不夸张的说,李治之所以有封禅泰山的底气,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