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一章 探望 (第2/4页)
的臣子们,谁会不知道封禅泰山的弊处呢? 国库空得能跑耗子了,民间还欠下一屁股债,穷得叮当响的李治居然还有心情封禅。 国库的负担重,势必将会影响民间。 每年固定的开支是不能免的,国库的账簿上又是个负数,如果李治仍坚持封禅,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法便是向百姓加赋。 “加赋”,伤的是国本,毁的是民心,苦的是百姓。 李钦载打心底里也不赞同李治封禅,这纯粹是自毁根基。就像中产家庭的女大学生,生活已经很勉强了,却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借贷买名牌包包,这合适吗? 自从马县令亲自登门,请求征调甘井庄的青壮后,李钦载的心里便对封禅开始有了明显的抗拒,这几日他一直在琢磨,如何用委婉的方式劝谏李治,让他收回成命,取消封禅。 想了几天,他发现很难。 一个人的虚荣心无限膨胀后,就像易燃仓库里燃起来的大火,很难扑灭。 人性里唯有那些阴暗的欲望,才是最疯狂也最执着的。 李钦载不想步刘仁轨的后尘,可是刘仁轨的遭遇,却又让他感到忧愤。 或许,那十记廷杖也唤醒了李钦载的良知。 独自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心情却越来越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反而全身陷入一种阴冷中。 李钦载阖眼养神,嘴里却不自觉地喃喃吟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良久,李钦载赫然睁开眼,突然放声道:“来人,备马,我要回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