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二章 诉衷肠 (第3/4页)
李治当然不蠢,他看出李勣今日突然参加朝会的意图。 给李治和李钦载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降温是其一,当然,也有私心的,为他孙儿李钦载撑腰是其二。 但李治却看到了最深层的本质。 李勣今日又是降温又是撑腰的,大把年纪跑金殿上飙演技,又是洒泪又是打瞌睡,老人家吃饱了撑的玩这个? 最本质的原因是,李勣也不赞同李治封禅泰山的决定。 这才是李治在散朝后把李勣单独请来安仁殿的原因。 李勣年迈,固然不会随便干预朝政,但他终究是大唐军方的砥柱,别看李勣完全没有表过态,可李治却还是非常重视李勣的意见。 以李勣在大唐朝堂的分量,李治根本无法忽视李勣的意见。 说到底,李治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仍不想放弃封禅。 他知道这辈子可能只有这么一次风光的机会了,错过眼前的机会,将来不知多少年才能实现泰山之巅耀武扬威的梦想。 李治又向李勣敬了一盏酒,苦笑道:“老将军,朕与令孙多年来颇为投契,令孙也非常争气,这几年为朕前后立过不少功劳,景初对社稷的付出,朕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朕与景初,在公为君臣,在私,实为兄弟。朕对他向来宠信,向来不疑,景初也没让朕失望过,他为朕为社稷做的桩桩件件,都是足以载入青史,正因为他做出的这些功绩,朕才有了封禅泰山的底气。” 李勣笑吟吟地听着,眼皮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