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43 (第36/61页)
山上的吕祖庙是大奇小时候常去的地方,他祖母带他去的。这座吕祖庙的历史比榕州孤山的那座要久远,具体什么年代,大奇也不清楚。大奇来到吕祖庙后便领着她们一起给吕祖上香,还找到庙的主持,捐了人民币三万元给庙里。这个吕祖庙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前殿是供奉释迦摩尼,后殿才是吕仙祖师爷。当然,长青人来这参拜的主要是吕祖师爷。该庙的主持是个老尼姑。她留大奇他们吃了一顿素酒席,很丰盛的酒席。老尼姑频频频频向大奇一家敬酒,感谢他们为庙里添香油钱。大奇说道:“请师父将这些钱给祖师爷上金身,这是弟子特来答谢他的。日后,我会常领着家人上来参拜祖师爷。”老尼姑微笑道:“谢谢童施主,日后一定多来小庙拜拜祖师爷。祖师爷会保佑你们一家的。”大奇和佳然连声说谢。 接下来的几天,大奇联系到县政府的相关官员,他将以佳然的名义捐款二十万修一段由县城到城郊的水泥路。这些都是大奇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他相信古人的修桥补路可以积德之说。他只有一个愿望:让佳然不受病痛的折磨。一时间,一个小小的县城到处都有人说:“童家出了大善人一个!”当地的电视台也专门派记者去童家大宅采访童大奇和佳然。大奇本不想见这些记者的,因为他觉得无聊。 大奇心想:这有什么好报的,我只是为了让佳然没有病痛而已。当然,做点好事也是应该的。毕竟,自己还是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这电视台过来采访就不太合适了。 大奇不想见记者,可是家里的电话不断,天天都有电视台打来的“sao扰”电话。大奇心里有火,又不敢发,怕得罪媒体的人。后来佳然说道:“他们要来就来吧。只是好歹上电视,咱们也不能太寒酸。这样吧,我再捐个50万给你的母校,就在电视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