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水陆并进(2) (第2/3页)
蒋介石对成立不久的军统局寄予了厚望,面对日本人无耻的一次次的欺骗与拖延之术,一心总想准备好了在与日本决战的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日寇辱我甚之,此仇当予国仇同恨。 之后,蒋介石并没有歇笔的意思,而是继续写道:“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为我革命转败为胜唯一之枢机,入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荣,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策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 蒋介石在用心书写这份手谕之际,哪里想到信誓旦旦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早已逃之夭夭了,南京此刻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剧烈的逆转,守军兵败如山倒之后,为了一线生机只能在下关扼守一道并不存在的防线与尾随追击而来的日军进行连场血战。 面对已经无力回天的南京孤城,还有一群中国军人在试图挽回,自不量力的高飞派出的一辆三轮摩托与抛锚战车内的三名战车兵取得了联系,原来他们是战车团所属一连二排的战车,由于被日军击中,所以只能一路修修停停,现在战车终于耗尽了油料,导向轮也破裂,履带断裂斜在路边。 不过三名战车兵并不愿意抛弃他们心爱的伙伴,他们只拿了些干粮就返回了战车附近隐蔽待命,用他们的话说战车虽然坏了,但是武器还是好用的嘛!三名战车兵打得什么主意高飞清楚得很。 高飞望着那辆有枪无的德制的一型战车以及三名战车兵孤单的身影,他们似乎就是当年驰骋西域的汉终军,绝域轻骑! 高飞甚至连问他们姓名的时间都没有,战况紧急,大量的民众沿着小路向下关方向涌动,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到底有多少无名无姓的中华儿女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