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6节 (第8/8页)
言罢,令他意外的是,朝堂上开始有人纷纷站出来支持他。他们没有围绕银币谏言,多是说新政贸然实施于民不利,民生凄凉而大庆动荡,谏言句句精炼,显然是有备而来。 那一瞬,裴少淮忽为邹阁老而动容——他虽致仕离开了朝堂,但他的门生还在,他们一样以民为重。 大议已过一个多时辰,接近尾声,皇帝望向几位阁老,道:“几位先生有什么见解?” 楼阁老站出来道:“此事牵扯重大,不能儿戏,微臣以为还是从长计议为好,不若先做试点,再论全局。” 今日之事,河西一派未能出头,岂能草草就定下论断、开始施行? “楼爱卿说得好,以银抵税之事,确实要慎重行事,不能草莽。”皇帝颔首说道,先赞许了一番楼阁老。 裴少淮注意到,皇帝轻轻一句便换了个概念——楼阁老意指铸币之事,而皇帝替他定性为“以银抵税”而已。 这样,就不能说皇帝没听内阁的意见了。 其他几位阁老则并无大异议。 皇帝说道:“税则可以暂缓,但铸币之事和官吏整治,不可再拖了。” 裴少淮发现,方才他谏言驳斥吏部新政,裴珏神态自然,面对驳斥也不站出来辩解。反倒是这个时候,皇帝准备下令安排差事,裴珏抬眸望向龙銮,脸上有些紧张、期盼之意。 “各州各县整治官风,惩戒书算,清查地方豪武,重新丈量田亩,此事……”皇帝目光在吏部、户部尚书身上游走,顿了好一会,才道,“此事由裴爱卿督办,两年内将新的鱼鳞册呈上来。” “微臣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