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92节 (第5/7页)

少淮将上身试了一下两套衣服,略有些偏大。虽是丈量身段后定制的,礼部为了避免出现差池,一般都会做大一些。

    “娘亲替你补一补针脚。”

    林氏拿走衣物,一来是收一收衣宽,让儿子穿上更加合身得体,二来衣制是赶出来的,针脚稀疏,有必要再缝得紧实一些,以免关键时候开缝。

    夜里春寒更甚,裴少淮欲关上窗扉,五指染上寒霜,叫他多清醒了几分。

    案上摆着长卷,上头写着历年的殿试策问题目——癸酉科考的是“学校教化、田制马政”,丙子科考的是“求贤任能之道”,己卯科考的是“帝王之功德”……治国治民、屯田领军、教化求贤皆有涉及,有时以小见大,有时又出题宏大。

    殿试是天子亲自出题,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全看君主喜好。

    可以顺利夺得状元之人,无不是通晓本朝时事、纵识古今者。

    一旁还有几篇裴少淮所作的策问文章,篇幅三五千余字。和以往的考试相比,殿试的策问文章算得上是长篇大论。

    这几篇文章言之有物,好则好矣,却不是合格的殿试文章。

    几日前,徐尚书阅后曾道:“贤侄见解独到,文风醇厚,若论笔力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文章,只是殿上做文章时,还需以臣子之态,写臣子之言。”

    殿试是圣上亲自选臣,君主在上,人臣在下,这是主基调。

    所以落笔时,要先颂扬君主治国之功绩,才能缓缓转入针砭,研提对策,最后还要补上一句“臣不识忌讳”恳请圣上体谅臣子的莽莽之言。

    裴少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