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5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1 (第4/4页)

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这大牢里,牢头和牢子那就如同土皇帝,要人性命就是报一个瘐毙的事,更何况他们这种本就是独身一人的盗贼?

    “现在,谁若是有线索,那就可以说了!”

    这一次,汪孚林话音刚落,便有好几个争先恐后的声音。然而,汪孚林便吩咐牢子,把人逐一带到审讯的屋子询问。

    如果按照明文制度,除了锦衣卫,其余如按察司以及府州县这种握有司法审判权的官府,哪怕要用刑,也只能在公堂上,而不能私底下大刑逼供。但制度归制度,规矩是规矩,歙县大牢之中,也和其他各地的牢房一样,有一间专用来审讯犯人的屋子。

    角落中是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那上头搁着几把已经被高温炙烤得通红的烙铁。墙上悬挂着几条宽窄不一的皮鞭,颜色则是呈现出仿佛浸透了鲜血似的酱红。一旁的木架子上杂乱无章地摆着夹棍和荆条、拶指,每一件东西都散发着阴森森的气息,提醒着每一个进来这里的人,倘若闭嘴不招,那会吃多大的苦头。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加重受审人的心理压力,因为用刑之道,重在攻心!

    但此时此刻端坐主位的汪孚林,却比那些血淋淋的刑具给人压力更大。因为是单独问话,也不是没有被押进去的犯人动过某种心思,怎奈何汪孚林抱着一把剑大马金刀地坐在那儿,每个人都得掂量一下在这种戒备森严的地方挟持人的可能性。于是,每个自称有线索的人无不竭力圆自己的说辞,甚至不乏说得惟妙惟肖的人。甚至还有到歙县后消息灵通,打探到前前任徽宁池太道分巡道王汝正和叶钧耀恩怨的,一口就把脏水泼到了王汝正身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