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8 (第3/4页)
,而是要靠他们走镖的。 在新昌逗留了五日,按照吕光午提供的名单,汪孚林一一亲自登门,虽说也有人婉言谢绝,可他最终还是请到了三位在他看来决计能够胜任镖头的人,他们都是吕光午的弟子,家境不过温饱,跟着吕光午学武的那几年,正是倭寇横行,东南各乡镇都编练乡勇的时候,他们保卫乡间,杀过倭寇,饱受尊敬,也得到了朝廷的不少金银赏赐,甚至还挂着义民称号,可如今时过境迁,他们这些昔日的英雄总不能坐吃山空,无非是在庄稼地里刨食吃,维持生计。 因此,汪孚林亲自相请,又用重金安家费给他们家里免除了后顾之忧,师兄弟三个就慨然答应了。 而他还拜访过那段吕光午在寺中大战僧兵传说的另一位当事者。然而,当初的少年顾子敬如今已经是英姿飒爽的青年,却并非拜在吕光午门下,而是特意到莆田少林寺学了四年武艺,师从赫赫有名的扁囤和尚,可他同样和其他人遇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学成之日,东南沿海的倭寇已经荡然无存,竟是毫无用武之地。用吕光午在推荐信上的话来说,顾子敬那竟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扁囤和尚的功夫还要出色,不逊自己。 哪怕吕光午有谦逊的成分,那也已经很了不得了。而且,汪孚林亲自拜访了顾子敬之后,却发现此人不但武艺出众,而且很有领导力,心里不禁动了另外一个念头。于是,等到他离开新昌时,顾子敬却并没有和他随行,但已经请到的这三个人,已经很让杨文才等人振奋鼓舞。 人的名树的影,在杭州那些打行心目中,吕光午身边的人便已经顶天了! 当最终从新昌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