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144节 (第6/6页)
“这个徐若钦是谁的人,谁让他就这么上这道疏?”李东阳也被这道奏疏给难住,“这样,内阁要如何票拟?” 这是万难的一件事。 如果按下这道奏疏,仅是一个知府,那也没什么,可这知府背后的力量,到时候追究起来,内阁的这个行为总归是说不过去的。 奏疏是皇权的体现,一个臣子怎么能按下另一个臣子的奏疏? 但如果就这么送上去,如何票拟也是个麻烦, 比如支持该员所奏,那么就是反对太子,驳斥呢,又容易为人说三道四,弹其逢迎媚上。 什么都不说,交上去给太子和皇帝看,更容易被太子叱责:你们眼睛瞎啊,这种奏疏,内阁就什么态也不表? 那可不可以被解读为是一种默许呢? 眼看弘治皇帝身体越发的不好,根本就没有高寿之相,所以这个关口真是要把内阁给难死了。 也难怪李东阳忍不住要责怪这个湖州知府。 刘健思虑良久,最后还是拿上桌上的那个‘烫手山芋’,用着略微沙哑的声音说:“也只能先去东宫请旨了。” 刘阁老的行事准则, 李东阳看了几年也看明白了,这样处置,就是先知会东宫。这姿态一摆,太子至少不会太过怪罪, 至于这件事本身,这样一上交,估计是能脱手就脱手。 算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嘿,也真是难为刘阁老。 …… …… 浙江,杭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