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181节 (第7/7页)
大臣们因为各种局限也很难了解的清楚。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就是不喜欢皇帝动武, 一旦动武,打赢了是武将、勋贵崛起,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打输了天下跟着遭殃、他们也得不了好。再加上传统价值中,穷兵黩武就是君王好大喜功的铁证。 以至于这些文人动了很多歪心思,其实是上不得台面,比如你遍翻这个年代的各种战事,经常性的记录一场战役杀了几人或者几十人。 像后来的武宗皇帝亲自指挥的应州大捷,史书记载蒙古军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这怎么可能?就是几万头猪撞在一起也得死不少吧?何况是十几万拿着刀互砍的人。 所以这么记录,一方面是说明心思很坏,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很笨,至少不懂军事。造数据都造得这么低水平。 乾清宫的西暖阁里,一张写着‘忠臣’二字的宣旨折叠着盖着刘大厦的手,他还是不敢起来。 皇帝今天对他的处置,看似不要命,实则是打在了他的七寸, 其他的一众官员也很难再以辞官、致仕来要挟皇帝,否则转手给你一个‘弃朝廷而去’的罪名。 但要让内阁就此转而支持皇帝,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陛下,自古战事当前,都是未虑胜、先虑败啊……” 朱厚照懒得再和他们就此‘辩论’了,理念不同,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内阁,有没有人拟诏?!” 刘、李、谢三人全都摊着不动。 “你们不拟,朕自己来拟!” “陛下稍待!”韩文忽然撩了撩官袍,一脸正色的说:“臣愿代陛下拟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