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金殿面圣(下) (第2/9页)
瑟瑟发抖。 虽然他未指名道姓,可群臣心中有数,顿时所有人的目光望向站在朝班中的一位看起来比朱元璋年纪更老的老头儿。 这老头儿便是刘三吾,此次丁丑科会试的主考官,年逾七十八岁的当朝鸿儒,洪武十八年,他以六十六岁高龄,被茹瑺荐举出仕,深得朱元璋敬重,被任翰林学士,并参与了制订礼制和三场取士之法,是洪武朝中年纪最大,学问最深的儒臣。 这次的会试结果实在太令人吃惊,朱元璋尽管敬重刘三吾,却也不得不公然在朝堂上拿话不轻不重的点了点他。 刘三吾站在朝班中不言不语,如同老僧一般入定,朱元璋含沙射影的那些话他仿佛完全没听到似的,脸上根本找不出一丝喜怒。 待到朱元璋的话说完,刘三吾这才捋了捋胡子,花白的眉毛微微往上一挑,往殿中走了两步,跪在金砖地面上昂然道:“陛下,臣有内因,伏乞天听!” 朱元璋看着老迈抖索的的刘三吾,心中暗叹,毕竟这位大臣为人耿直而且忠诚,于儒林中深得人心,想到这里,朱元璋一时倒也不忍对这位年纪比他还大的老人太过苛责,只得淡淡道:“刘爱卿年事已高,经不得跪拜,有事可以站着奏对。” 刘三吾直起腰板,却没起身,凛然直视朱元璋道:“多谢陛下体恤,老臣这回还是跪奏吧。老臣奉诏主持今岁科举会试,忝为会试主考,身负陛下重托,自是不敢稍有懈怠,有悖圣恩。老臣开考前便屡次察看江南贡院,派人修缮若干号房,生恐慢待了士子,考时又亲自临场监考,并多次训诫各号房考官说:‘才子们十载寒窗,今日会聚贡院以三场定优劣,天下士子之前程尽在当下,我等为国取士,万不可徇私舞弊,有负圣恩,亦辜负了志士报国之心。’,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