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_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20节 (第4/6页)

定在哪儿听过。

    兴安倒完全不觉得皇帝会知道这位写奏疏的勇士,毕竟这位年轻官员是去岁正统十三年才刚刚中进士,今岁才进了朝堂正式当官,属于朝廷特别新鲜的一份子。

    也是,兴安熟练叹息:不是愣头青,也不会上这份奏疏啊。

    兴安的话带动了她的记忆,她在系统里问6688——

    “王恕……是那个‘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的王恕吗?”

    6688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明朝历史姜离没有精研过,但杂学旁收的也知道些。

    这是个皇帝和臣子都很有特色的朝代。但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中,在一代代有个性有记忆点的臣子里,还是喜提外号和有歌谣的官员比较容易被人记住。

    比如‘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还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当然,这种情况不适用于超级大佬,诸如张居正这种万历前十年一手把大明的天给遮了的人物。直接原名响当当。

    总之,王恕也是独自拥有一句歌谣的人。

    而能让人称一句南北两京所有官僚,只有‘一王恕’,自然是因为——

    这人,有事儿是真上啊!

    凡是他觉得朝堂不对的政策,并不管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哪位位高权重的朝臣主议的,他都一定要当面提出反对意见,毫不顾忌自己的利害。

    而且不管他当不当御史他都上。

    比如现在王恕就根本不在都察院,而只是大理寺一个七品的小评事(大约相当于人民法院的基层干部),管的应该是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