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15节 (第1/6页)
朱襄想了想,道:“你应该听说过,春秋时有一个国家,他的国君十分仁义,所以吸引许多贤才来投,所以楚王出兵灭了这个国家,你认为是国君行仁义不对吗?” 嬴小政歪头,这个故事好像听过,记不得从哪里听过了。 韩非道:“我知道。所以现在已经不适合行仁义了。” 朱襄失笑:“那如果那个国君不是施行仁政,而是整备军队,楚王就不灭他吗?” 韩非道:“这……” 朱襄摇头:“你在书简中写这个故事,以佐证你所说的今不必效古,是诡辩。今不必效古是正确的,但这个故事并不是说明了你想阐述的问题。” “一个靠近强国的弱小国家,若平庸,可能会多活一会儿。一旦它想变得强大,肯定就会立刻被强国灭掉。” “商周原本的地盘很小,但商周原本在边陲,所以他们暗中扩大才没有引起别人的警惕。秦国也一样。秦国慢慢强盛起来,是因为中原国家看不上秦国西陲之地,给了秦国发展的机会。” 朱襄叹了口气,虽然很同情韩非,但也很直接地打碎了韩非的幻想:“韩国从立国之初就已经失去了机会。” 朱襄招了招手,一位仆人递来纸笔,他在纸上画了七国地理位置图。 韩国领土正好位于七国正中间,地盘又小,哪怕别人不打他,其他国家互相打仗也会波及他。 所以韩国虽然不会被一口气灭掉,但他从建国初期时,就已经进入了缓慢的衰亡。 朱襄向韩非解释着韩国的地理位置,用秦国做对比,告诉韩非为什么韩国没有希望成为七国中的雄主。 秦国所有战争都在函谷关之外打,所以赢了有好处,输了整备一年又能卷土重来,秦国境内的生产秩序没有因为战争而破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