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03节 (第7/7页)
楚兵在李牧身后追,从南追到北,从北追到南,还要警惕长江任何一座城池,南北东西战线拉得极长。 楚王军队和叛军本就相互警惕,无法派出大部队去追击李牧。但他们凑来凑去,各自至少也能凑个十万人。 李牧完全放弃了后勤,骑兵全是精锐,补给靠着攻城略地自给自足。如此极端的情况,他们偏偏就能在二十多万的追剿部队中穿插自如,每每都能攻入城池,完成休憩和补给。 围剿李牧骑兵的楚军总是在李牧已经休息了两三日后才姗姗来迟,给李牧以充分补给的时间。 通过不断行军扩大战场,拉长战线,迫使敌人分散兵力战线,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然后掉转头来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已经分散和疲惫的敌人,以达成以少胜多,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握战场主动权。这就是运动战。 道理很简单,每一次行军路线改变都要考验一次领兵者的能力。所以敢用运动战的人,绝对是最顶尖的将领。 李牧在没认识朱襄的时间线中,就对秦国用过运动战。 李牧大败秦军的两场战役,一场是肥之战,一场是番吾之战。肥之战是普通的坚守反击,番吾之战就是李牧运用骑兵的机动性,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大败秦军。 和朱襄认识之后,朱襄帮李牧完善骑兵时,没少和李牧吹牛骑兵战术和后世运动战。 这些战术若直接照搬,百分百失败,恐怕纸上谈兵的帽子要落在朱襄头上。但李牧从朱襄那些不怎么符合实际的吹牛中,硬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