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主动上门 (第2/9页)
剩点高粱米在木斗里铺了薄薄一层,另有一些黄豆、红豆之类的。 货架上更寒碜,连挂面都没了,摆着点花椒大料。不过出奇的是,倒是有很多土豆,还有几袋子古怪的粉。 “都,都没了,那你吃什么啊?”刘子铭奇怪。 “你外地来的吧?” 店主斜了他一眼,道:“我跟你讲,我们现在进货都得拿证,每家都有定量,还不许我们涨价,最多30%!你说这扯不扯,一共就那么点大米,自家留点就没剩啥了,卖那块八毛的怎么活?” “呵呵,是是……” 刘子铭赔笑,又问:“那你下次进货得什么时候?” “下月初吧,你要订啊?” “对,大米和白面怎么卖?” “白面你就别想了,压根没有,大米么,最便宜的散装米,三块二一斤。要是好点的,十斤装,七十块钱一袋。” 还真不算太贵! 以前最普通的散装米,大概两块多一斤。刘子铭估摸了一下,问:“那我能买多少?” “哟,聪明!” 店主有点意外,道:“你们也得拿证件,像你这样的老爷们,每人每月最多十八斤。” “那我先订十八斤。” 刘子铭点点头,又瞅了瞅土豆和那几袋粉,问:“土豆怎么卖?” “一块钱一斤,那些是土豆全粉,味道差点,但也能吃。” “哦,都给我来点。” 于是乎,刘子铭又买了一袋子土豆和一袋子粉,价格非常便宜。 没办法,纵然有袁神农开挂,但从培育新型的杂交水稻,到推广上市,需要不短的时间。那过渡期怎么办?就得执行类似战时经济的政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