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粮荒(求订阅!今天保底六更 (第1/6页)
赵桓回了罗淙和肖江魏的奏疏不准! 这事朕要是真答应了,百官如何看待朕? 他俩人的确是欠了岳飞人情,但做的事,却是对朕有利的,是真心在为朕办事,一码归一码。 身为皇帝,这么简单的权衡之理都不懂,如何掌控整个大宋? 这要是准了,以后官员们做事就畏首畏尾了,担心这个,害怕那个。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的处理结果,对岳飞更有帮助,毕竟,有人已经盯上岳飞了。 不过,这件事肯定不会因为皇帝不准,就结束。 罗淙和肖江魏心中有愧,再任职下去,怕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喝不进水了。 果然,第二天,吏部尚书李若水提出了这件事。 如此看来,罗淙和肖江魏的请辞态度之坚决。 皇帝道“不准!他二人秉公执法,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当赏才是!” “陛下,他二人在信书中态度坚决,恐怕留不住。” “朕已经回信给他们,朕希望他们留下来。” 群臣高呼“陛下圣明!”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最基础的能力,是判断皇帝的真实意思。 那些拿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部当真的人,基本上是不适合待在权力中枢的。 就像李若水自己也说了皇帝希望他们留下,可能并非真正希望他们留下,仅仅是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已,鼓励官员们无所畏惧,但从私心层面来说,皇帝是希望惩罚他二人的。 他二人若是坚决请辞,皇帝对他二人只会生好感,不会有半分厌恶。 这些政治上的潜规则,不可说,但高手都这样做了。 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