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福楼之行3 (第1/5页)
中午的时候,江洋骑着摩托车去了村里的集市上。 用二狗的话说,这叫“赶集”。 摊位大多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商家也都是福楼村的村民。家里杀了猪的,养鸡的,种了瓜果蔬菜的,往往都会在今天出来做点小生意,换点日常用品或者生活费。 在福楼村,只有每逢周六的时候才会那么热闹。 新鲜猪rou2块钱一斤,鸡蛋1块5一斤,热腾腾的包子1块钱5个,大碗rou丝面也才5毛钱。 江洋拿着几张十元的零钞,买了足足两个摩托车都装不完的食物。 这时候他才惊讶的发现,自己不是一般的富有。 十二点多,不少穿着类似于校服的孩子们从远处涌来。 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上穿的校服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好多也都打着各式各样的补丁。 有的驻足在一个用棉被包裹的摊位前,上面写着:冰棒,1角一根。 询问了蒋二狗才知道,原来前方不远处就是福楼村唯一的小学,福楼中学。 说是个中学,不如说就是村里集资出钱盖起来的一片破瓦房。 从外乡请几个读过书的先生,就算是老师了。这整个福楼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几乎都是在这里念。 到了高中,就要花钱去镇上,或者是城里读了。 镇里为了扶持村里自主办学,什么教师资格证,什么办学手续,一应从简,能批的全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