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矛盾 (第3/5页)
个月才刚刚年满三十岁,但却已经被提名为苏联科学院的通讯院士了。 不过,据维克托的了解,弗廖罗夫与库尔恰托夫之间的矛盾很深,以至于深到即便是走个对面,都只会必须怒目而视的程度。 弗廖罗夫提出“枪式”原子弹结构理论的时候,人还在列宁格勒,那时候的列宁格勒正好处在德军围困的最艰难时期,因为是非战斗人员,弗廖罗夫和他的老母亲,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的食物。 当时,险些饿死的弗廖罗夫就给库尔恰托夫写了一份信,希望对方能够将他调到莫斯科去,以逃脱被活生生饿死的命运。 结果,这封信写出去根本没有得到库尔恰托夫的回应,于是,他又将自己研究出来的,在“枪式”原子弹方面的理论,邮寄给了库尔恰托夫,但后者依旧没有理会他。 迫于无奈的弗廖罗夫又开始给负责国防人民委员部科技部门工作的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卡夫塔诺夫写信,阐述了他对西方主要国家在核武器研发上的一些看法,同时,又将他的“枪式”原子弹理论讲述了一番。wap. 幸运的是,卡夫塔诺夫还是比较看重他的,于是就将他的信转给了斯大林同志,随后,斯大林同志亲自作出批示,将弗廖罗夫从列宁格勒调到了莫斯科。 当弗廖罗夫接到调令的时候,已经是去年的四月份了,而他的老母亲已经在一个月前生生饿死了。 且不管库尔恰托夫为什么没有在弗廖罗夫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但至少在后者看来,他母亲的死与库尔恰托夫的冷漠脱不了干系,而两人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而来。 当然,对于维克托来说,这些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们人品如何,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