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轮船招商局 (第1/5页)
和法国陆军的拙劣表现不同,法国海军无疑是普法战争中的名星。孤拔率领法国海军快速支队奇袭基尔港的战斗成为了世界海战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战例之一。这场战斗可以称得上是普法战争的转折点之一,正是法国海军的努力,使法兰西第二帝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在包括基尔港之战的一系列海战中,拥有坚甲巨炮的铁甲舰毫无疑问充当了主角,铁甲舰在海战中显示的巨大威力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各个海军强国无一例外的都掀起了建造铁甲舰的**,世界海军由此进入了铁甲舰时代。 19世纪70年代,自太平天国战争以后开始学习西方建设近代化海防的中国,也在紧追着世界潮流,力争不落后于世界。就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福州船政局又有多艘蒸汽军舰下水了。 早在1870年6月12日,船政大臣沈葆桢上奏朝廷,报告第三号轮船“福星”舰成功下水,同时提及继“万年清”号之后船政的又一艘150马力轮船已经开工建造,并已为其预先命名为“伏波”。 在“万年清”号改造工程完毕之后,林义哲上报朝廷时,再次详细阐明“兵商两用”船型的弊病,朝廷于是正式谕令船政不必再造兵商两用船。这意味着船政真正摆脱了左宗棠留下的错误指导方针的束缚。由于船政所造战舰已有相当规模,据此沈葆桢决定,再造的150马力轮船为专用的运输舰。 根据沈葆桢的要求,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和中国技术人员在第一号轮船“万年清”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创制了新的150马力运输舰的方案。在“万年清”的基础上缩减了运输舰的长度,适当加大了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