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钢法 (第2/6页)
道:“刘在试验场,试验刚研究出来的炼钢技术。” “哦?炼钢技术已经成型了吗?”欧阳朔喜出望外。 “当然!”玛格努斯有些得意。 “走,一起去看看!”欧阳朔有些迫不及待。 中国古代炼钢技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渗碳和脱碳两种方法。随着钢制品需求的增加,熟铁块炼法和生铁脱碳炼钢均不能满足要求。在西汉后期,出现了“炒钢”技术。炒钢技术的发明,使得百炼钢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工匠把精铁加热锻造一百余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技术的鼎盛时期。 南北朝时期,炼钢技术又获得跨时代的突破,发明了“灌钢”冶炼法。 灌钢法同时兼用生铁和熟铁两种原料,利用生铁含碳量高,比熟铁熔点低而先溶解的特点,把两种原料配合在一起加热,让先溶解的生铁液作为渗碳剂,灌注到疏松的熟铁间隙当中,使熟铁的含碳量升高而成为钢材。 隋唐时期,灌钢法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宋明时期,随着冷锻技术和淬火技术的发展,钢材种类和性能,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时的炼钢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可惜到清朝之后,由于清王朝闭关锁国,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停滞不前,再没有获得突破,最后被西方国家赶超,迎来一段屈辱不堪的历史。 七号研究所复原的,便是隋唐时期的灌钢法。 作为热武器专家,刘默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