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前因后果(下)  (第4/4页)
时候,还以为是个男子所写。字里行间的雄心和自傲,确实不像女子能写出来的。”    “而且她对世间女子有关怀和同情,不是王函之那种没脑子的呆子。”司马琅又想起另一件事,嘴里嚼着葡萄,囫囵说道:“下道旨意,认江静淞为吾义姊,封为济阳县主,封地济阳考城。赏赐嘛,你看着添。”    “是。”    ——    江静淞被封为县主的旨意一下,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太傅什么时候站在了公主这边?且太傅是公主老师,太傅夫人却是公主义姊,这关系都乱套了吧。    而王函之上朝时,提议由尚书令谢景铄接替大司徒之位,同时也同意接洛阳王回邺城。朝臣感觉太傅这是保持中立,既支持皇帝,也支持长公主。    而大司徒不对任何接替人选发表意见,只说凭陛下作主。    皇帝却表现得不悦,不知为何不想谢景铄接替大司徒之位。    就在两方势力角力之际,大司徒提议先把洛阳王接回邺城,至于接替自己位置的人选,可之后再议。    于是整个邺城都笼罩在洛阳为回邺城做摄政王的不安气氛中。    原摄政王势力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    支持派认为,原摄政王已死,现在势力四分五裂,难成气候,不如来一个主导者,就算是傀儡也没关系。    反对派认为,皇帝这是要收复这批力量,才提出要重立摄政王的想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皇帝主导朝中所有势力。    而其他官员呢,都在观望。    洛阳王,究竟是什么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